《人民教育的奠基》教学设计
1、教学目的
【常识与能力】
知道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规范。
【过程与办法】
通过运用历史图片、影视资料和多媒体等方法,提升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综合国力的角逐事实上是人才和教育的角逐,树立勤奋学习的理想。
2、教学重难题
【重点】
新中国的教育事业进步的基础。
【难题】
新中国的教育事业进步的基础。
3、教学过程
环节1、导入新课
教师在上课之初通过ppt推荐2012年十月,莫言发表的诺贝尔奖获奖感言:之前大家在批判中国教育,觉得中国未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原因是中国教育所致,之后,又引发大家对教育的考虑。提问:莫言的上述言论反映了现代中国教育历程了什么样的进步?携带这一问题,开始对本课进行探索。
环节2、新课讲授
拉开帷幕
展示1949年底,首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图片,并讲述会议决定内容: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用苏联经验在学生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事业的起步后,通过学思之窗新中国头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进步的比较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并考虑: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什么进步?为何得到较快的进步?5分钟后找小组代表进行回答,教师加以补充。
拟定方针
教师讲述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置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进步教育的方针,即大家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进步,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初具规模
出示北京工农中学学生学习图片,并引导学生结合教程,考虑图片中的工农中学的出现,反映了教育体系获得了什么进步?教师在学生回答后进行补充。
环节3、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请学生担任小老师带领同学一同复习本节课所学。
作业:对于本课人民教育的奠基你能从中总结出什么经验和教训,课下与同学交流讨论。
4、板书设计
中公教师题库上线啦!点此进入题库,大量题,随性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