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网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动态 > 正文

教资备考|中学综合素质写作基础知识与手法一

点击数:609 发布时间:2025-09-05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教资备考|中学综合素质写作基础知识与手法一


推荐信息:教师资格证报名网址 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 教师资格证考试考哪几科 公益讲坛

中公教师招聘考试全国巡讲在线预约


1、写作的入门知识

1.写作的定义

写作是指人类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常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过程。

2.写作的过程分段

从现代信息论、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写作是一个采集、加工、输出信息的整体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写作活动是有阶段性的。大致可分为采集一构思一表述三个阶段。具体又可分为采集、立意、谋篇、用语、修改等五个环节。每一个阶段和环节都有自己的特征、规律和需要。

2、写作手法

1.写作手法的介绍

写作手法就是文章中用来表现主题、刻画人物,增强表现力,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方法。容易见到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单刀直入;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含义、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

2.常用写作手法介绍

叙事角度

①第一人称叙事法

文章的内容通过我传达给读者,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历程。第一人称有哪些用途:是事件的见证者,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推进故事情节的进步,体现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②第二人称叙事法

常用于信件,一般记叙文中极少通篇使用,但在叙述过程中,为了直接表达情感,在文章的某个局部,转变为第二人称,可以增强文章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中国教师网,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网官网,为您提供2025年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与科目,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服务。

Copyright(c)2018-2025 中国教师网(http://www.qtroad.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中国教师网(http://www.qtroad.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