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网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动态 > 正文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熔化与凝固》教学设计

点击数:799 发布时间:2025-09-01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熔化与凝固》教学设计

1、教学目的

【常识与技能】

知道两种固体的熔化规律,了解晶体与非晶体有什么区别,认识容易见到的晶体与非晶体。

【过程与办法】

通过进行实验操作与察看实验结果得到不同物体的熔化规律,并能以此区别晶体和非晶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讨活动,学生对物质特质的认识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2、教学重难题

【重点】

通过实验探讨,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规律。并认识容易见到的晶体和非晶体,能通过熔化温度变化曲线图区别晶体非晶体,并讲解日常容易见到的现象。

【难题】

设计实验并能正确、准确操作实验仪器。在实验探讨的基础上,得出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规律。对于吸热和放热的理解。

3、教学过程

环节1、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老师所展示的几张图片,展示的都是大家容易见到的物体。同学们都了解,冰雪是水的另一种形态。自然界中的物质主要以三种状况存在,那样同学们哪个能举例说说,是哪三种状况,处于这三种状况的物体又有什么?

同学们举的例子都非常不错。再看一下下面的几张图片,可以看到物体在肯定条件下会从一个状况转换到另外一个状况。各种物质在肯定条件下都可以熔化,那样在熔化的过程中他们的温度如何变化?今天的课程将告诉大家各种物体的熔化与凝固规律,大家来学习一下《熔化与凝固》。

环节2、新课讲授

1.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实验的思路:分组察看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比较它们的温度变化状况。出示实验装置,并对装置做简单介绍。让同学们考虑实验过程。

2.介绍水浴法,与本实验为何用水浴法来加热。介绍怎么样正确用酒精灯。

3.分组进行实验,在开始实验前先需要同学们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并强调实验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同学们在温度升至40℃时开始记录,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熔化后继续察看三分钟。

4.实验完成后,教师指导学生怎么样将表格中的数据形成直观的结果,并组织各组汇报结果。

5.比较不同小组的数据和图像,再剖析不同物质变化规律是不是相同?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熔化与凝固》教学设计

总结:海波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石蜡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6.固体物质分类: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却维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只须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提升,没固定的熔化温度。

7.凝固时晶体也有肯定的温度,叫做凝固点。非晶体同样没固定的凝固点。与熔化时不断吸热相反,物体凝固时在持续的放热。

环节3、巩固提升

借助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讲解一下下雪不冷化雪冷的科学道理。

环节4、小结作业

下雪后,常常能看到大家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大家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4、板书设计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熔化与凝固》教学设计

5、教学深思

以上是初中物理教师资格《熔化与凝固》教学设计,更多教师资格面试方法,请查询教师资格面试频道。

中公教育分析

h3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h3中公教师考试h3)

h3回复h3我要过面试h3下载试讲教材(含音频)+答辩+结构化资料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熔化与凝固》教学设计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赏析,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能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中国教师网,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网官网,为您提供2025年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与科目,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服务。

Copyright(c)2018-2025 中国教师网(http://www.qtroad.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中国教师网(http://www.qtroad.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