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网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动态 > 正文

2015安徽教师招聘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考试大纲

点击数:432 发布时间:2025-04-10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2015安徽教师招聘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考试大纲

1、考试性质

安徽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职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备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别度和适合的复杂度。

2、考试目的与需要

1.考查考生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常识的理解和学会状况。

2. 考查考生对初中思想品德、历史和地理学科常识的理解和学会状况与对时事与政策的学会状况。

3.考查考生对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常识相对应的大学专业常识的理解和学会状况。

4.考查考生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相对应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解、学会及应用能力。

3、考试内容范围

学科专业常识

第一部分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内容

1.小学品德与生活

健康、安全地生活:培养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愉快、开朗,积极向上,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掌握做事,掌握关心;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动手工脑、有创意地生活: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设计与制作;勤于考虑,学习探究。

2.小学品德与社会

我的健康成长:要自尊,自爱;可以面对学习和日常遇见的困难和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要诚实诚信;了解感恩和基本的礼仪知识;掌握赏析、宽容和尊重别人;了解日常有关安全知识,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了解吸毒是违法行为,离得远远的毒品,珍惜生命,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我的家庭生活:感受爸爸妈妈长辈的养育之恩,以适合的方法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了解邻里日常要讲道德、守规则;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省的渠道和办法;了解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交流和谅解,学习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矛盾的办法。

大家的学校生活:能了解学校和学校周围的平面图;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员工的劳动;珍惜时间,培养好的学习态度,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了解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遵守班规校规,形成规则意识;领会民主、平等在学校日常的现实意义。

大家的社区生活:正确辨认地区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率尺;感受当地区的变化和进步;关心知道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就;学习选择和购买产品的初步常识,能独立、文明购物,拥有初步的买家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自觉爱惜公共设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了解各种群体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应相互尊重;知道当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大家的国家:了解国内的地点、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了解国内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知道国内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学习在自然灾害中自护与互助;知道国内的交通进步情况;增强对信息的分辨能力,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互联网道德、法律规范,做到文明上网;知道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惜国内的文化遗产;了解近代国内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了解中共的成立,了解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获得的收获;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守卫祖国、维护和平的要紧力量;学习运使用方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与法制意识。

大家一同的世界:了解世界的大洲、大洋的地方,能在地图或地球仪上找到相应的国家或区域;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知道一些人类的文化遗产;知道国内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及其给大家生活带来的影响;知道科技与大家生产、生活及社会进步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知道地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情况,与每个国家和区域采取的有关政策,领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了解国内所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知道这类国际组织有哪些用途,了解国内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日益增强;感受和平的美好,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热爱和平。

第二部分 初中思想品德、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时事与政策

1.初中思想品德

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心中有法。

我与别人和集体:交往与交流、在集体中成长、权利与义务。

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进步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遵守法律与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2.初中历史

▲中国古时候史

中华文明的由来:河姆渡、半坡原始农耕文明,炎帝、黄帝,大禹治水。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朝打造、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秦始皇打造中央集权的手段、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的道路。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三国鼎立的形成、北魏孝文帝改革。

兴盛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科举规范的主要内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中外文化交流、唐太宗。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进步:宋代南方生产进步和商业兴盛、经济重心的南移、成吉思汗、忽必烈。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大、明朝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清朝加大对边疆区域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手段、闭关锁国政策。

科技与思想文化:青铜器、都江堰、大运河、北京故宫、四大创造、孔子与老子、汉字的演变、《史记》和《资治通鉴》。

▲中国近代史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款》、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款》、太平天国运动。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孙中山与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爱国运动、中共的诞生、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伟大的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意义,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什么原因及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科技与思想文化:詹天佑的收获、《海国图志》、严复的主要思想、聂耳和冼星海的主要收获。

▲中国现代史

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规范的打造。

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1、民族地区自治规范、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进步。

国防建设与外交收获:人民解放军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打造、科技强军的道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国内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

科技收获: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与推广。

中国教师网,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网官网,为您提供2025年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与科目,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服务。

Copyright(c)2018-2025 中国教师网(http://www.qtroad.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中国教师网(http://www.qtroad.com/) 版权所有